大家都在搜:
诘的笔顺: 点、横折提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部首: | 讠 |
笔画数: | 8 |
结构: | 左右结构 |
繁简对应: | 詰 |
五笔: | YFKG |
五行: | 木 |
统一码: | U+8BD8 |
仓颉: | IVGR |
郑码: | SBJ |
四角: | 34761 |
笔顺编号: | 45121251 |
诘的英语: | question interrogate |
基本解释
详细解释
网络释义
〈动〉
(形声。从言,吉声。本义:询问,追问)
同本义
诘,问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度作刑以诘四方。——《书·吕刑》
五曰刑典以诘邦国。——《周礼·大宰》
毅诘之曰。—— 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直诘袁曰。—— 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终不敢诘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反诘(反问);究诘(追问究竟);诘询(追问,询问);诘辩(刨根问底)
责备;质问
诘,责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诘奸慝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
仲冬之月…农有不收藏积聚者,马牛畜兽有放佚者,敢之不诘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又如:诘逐(斥责并驱逐);诘斥(斥责);诘让(责斥;责让)
查究;究办
访缉纠诘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诘诈(查究奸诈之事);诘诛(问罪并惩罚);诘盗(究办强盗);诘禁(按禁令查办)
整治
制军诘禁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马》。注:“犹穷治也。”
子盍诘盗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
又如:诘戎治兵(整治军事);诘武(治兵);诘兵(整治兵器)
动词 询问、责问。 【组词】:「反诘」、「盘诘」、「诘询」。《左传.僖公十五年》:「卜徒父筮之,吉:『涉河,侯车败。』诘之,对曰:『乃大吉也。三败,必获晋君。』」唐.韩愈〈进学解〉:「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。」
动词 追究、查办。《淮南子.时则》:「牛马畜兽有放失者,取之不诘。」唐.聂夷中〈公子行〉二首之一:「走马踏杀人,街吏不敢诘。」
〈名〉
明[天];翌[日]
诘,《小尔雅》:“诘朝,旦明也。”——清· 王玉树《说文拈字》
又如:诘旦(明天早晨);诘晨(明朝,明晨)
〈形〉
曲折
研桑不能数其诘屈。——《晋书·卫恒传》
又如:诘曲(屈曲,曲折);诘屈(弯曲,曲折);诘诎(弯曲,曲折;抑郁,艰涩)
扩展知识
诘的读音是jié,含义是1、责问,追问:盘~。反~。2、查究,究办:~查。3、曲折。见“诘屈”。4、犹翌。见“诘朝”。
注:网络释义来自网友编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