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帝>成语词典>凡夫俗子>

凡夫俗子的意思

常用的汉语成语大全

fán

凡夫俗子

拼音:fán fū sú zǐ

简拼:FFSZ

结构: (单一结构) (单一结构) (左右结构) (单一结构)

凡夫俗子的意思

  • 成语解释

    泛指平庸的人。

  • 成语出处

   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四十三回吾等又不是凡夫俗子,恃强斗勇,皆非仙体。”

  • 使用范例

    瞧我这~,不能交通神明,所以梦都没有一个儿。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九回

凡夫俗子相关字义

  • 读音:fán

    1.平凡:~庸。自命不~。

    2.宗教迷信和神话中称人世间:思~。下~。

    3.姓。

    4.凡是:~年满十八岁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。

    5.总共:不知~几。全书~二十卷。

    6.大概;要略:大~。发~。

    7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4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  • 读音:fū
    [fū]

    发语词。表提示作用,常用于文言文中。  【组词】:夫天无不覆,地无不载。(《庄子.德充符》 )

    叹词。表感叹或疑问,常用于文言文中。  【组词】: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(《论语.子罕》)

    指示形容词。相当于「此」、「彼」,常用于文言文中。  【组词】: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(《论语.先进》)

    [fú]

    发语词。表提示作用,常用于文言文中。夫天无不覆,地无不载。(《庄子.德充符》 )

    叹词。表感叹或疑问,常用于文言文中。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(《论语.子罕》)

    指示形容词。相当于「此」、「彼」,常用于文言文中。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(《论语.先进》)

  • 读音:sú

    1.风俗:习~。移风易~。

    2.大众的;通行的;习见的:约定~成。通~。

    3.趣味不高的;令人厌恶的:庸~。~气。

    4.没出家的人;世俗:僧~。还~。

  • 读音:zǐ

    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~女。~孙。~嗣。~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    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~。瓜~儿。~实。

    3.动物的卵:鱼~。蚕~。

    4.幼小的,小的:~鸡。~畜。~城。

    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~弹(dàn)。棋~儿。

    6.与“母”相对:~金(利息)。~母扣。~音(辅音)。

    7.对人的称呼:男~。妻~。士~(读书人)。舟~(船夫)。才~。

    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~。先秦诸~。

    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~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    10.用于计时:~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~夜(深夜)。

    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~爵。

    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~。乱~。胖~。

    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~门。

    14.姓。

客服QQ:1713077446
用户反馈
请选择反馈类型(可多选):
您的联系方式:(如需回复请填写联系方式)
反馈内容:
提交成功 小编会尽快处理
回到顶部
点击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