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帝>汉语词典>冒昧>

冒昧的意思

mào

mèi

冒昧

拼音:mào mèi

结构: (上下结构) (左右结构)

冒昧的意思

  • 基础词义:

    (形)说话随便,举动轻率,不考虑情况是否适宜:不揣~。②(名)与人交往所用的谦辞。

  • 详细释义:

    1. 冒犯,无知而妄为。多用于自谦。

      《后汉书·李云传》:“故敢触龙鳞,冒昧以请。”《晋书·滕修传》:“不胜愚情,冒昧闻诉。” 宋 苏辙 《三论分别邪正札子》:“臣不胜区区冒昧圣听,伏竢诛谴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掌故·陈侍御奏摺》:“谨不揣冒昧,效兹一得。”

    2. 引申为鲁莽轻率。

      《朱子语类》卷七六:“今行险徼倖之人虽知险阻,而犹冒昧以进。”《明史·杨恂传》:“使大臣清节素孚,彼安敢冒昧如此?” 徐特立 《由巴黎致湘学界书》:“谓无技术及法语,又无学费者,不可令其冒昧来往。”

    3. 犹苟得。

      宋 苏轼 《答陈季常书》:“自数年来,颇知内外丹要处。冒昧厚禄,负荷重寄,决无成理。”

    4. 犹埋没。

      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望夫山》:“奴説奴是冷落的香闺(独自守孤幃)。为甚么将俺恩情都冒昧?”

  • 网络释义:

    冒昧

    冒昧,汉语词汇。拼音:mào mèi释义:1、是指不顾地位、能力、场合是否适宜(多用做谦词)。2、引申为鲁莽轻率。3、犹苟得。4、.犹埋没。

  • 冒昧相关字义

    • 读音:mào
      [mào]

      1.透出;往上升:~汗。~烟。~火苗子。

      2.顶着;不顾(危险、恶劣环境等):~雨。~险。

      3.鲁莽;轻率:~失。~昧。

      4.假充:~名。~牌。

      [mò]

      〔冒顿〕(?—前174)秦汉时匈奴族首领。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。先后打败了东胡、月支、丁零、楼烦、白羊,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,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。他加强内部组织,建立军政制度,发展草原经济,势力十分强大。公元前201年,南下攻至晋阳(今山西太原)。次年汉高祖率军迎战,被围七天七夜。以后汉对其采取和亲政策,但仍常南侵。顿(dú)。

    • 读音:mèi

      1.糊涂;不明白:蒙~。愚~。素~平生(一向不认识)。

      2.隐藏:拾金不~。~良心。

      3.昏暗:幽~。

      4.冒犯;冒昧:~死。

    客服QQ:1713077446
    用户反馈
    请选择反馈类型(可多选):
    您的联系方式:(如需回复请填写联系方式)
    反馈内容:
    提交成功 小编会尽快处理
    回到顶部
    点击反馈